电子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量子计算、技术侦查,网络安全,个人信息权利;法医、物证、生化、DNA等鉴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侦查学等对刑事程序的分析;公检法内部管理;证据法、程序法新进展;复杂新型案件、宪法案件。(感谢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律师书画院院长刁品纯题字)周跃 | 中科院杭州院院长副院长,大数据固化系统总工程师
2020年12月21日晚,“量子计算、区块链、智慧司法与存证前沿”讲座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二主楼A309教室成功举办。 主讲人为中科院杭州院副院长、大数据固化系统总工程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物证室兼职研究员、上海新虹桥公证处网络存证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周跃。讲座对象为南开大学经管法试验班同学。主持人为法学院朱桐辉副教授。天津市法学会诉讼法学分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正群,以及部分检察官、律师等司法实务界人士也到场聆听。另外,应广大法律人的要求,也通过“一直播”平台上的“南开辩护与证据讲坛”进行了线上实时直播。 在线收看达2000余人。
周跃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量子技术。通过梳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狄拉克、杨振宁等多位科学家在物理学界的贡献,简述了物理学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以举例的方式初步讲解了量子科技的内涵。周跃老师用芯片技术举例,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计算与当下的尖端科技相联系,讲述我们身边的量子技术,以及它何以改变人类的生活。 在同学们初步理解了量子技术的历史背景之后,周跃老师以“九章”计算机为例解释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何以远超电子计算机。普通的电子计算机需要将人工输入的内容拆分成二进制数字进而输入至内存,再转入CPU的计算模块。普通计算机使用的擦拭型CPU每次只能进行64位运算,后续的运算需要计算机对CPU上的内容进行排队,等待前面计算完成后方可进入内存,因此其运算速度受CPU位数上限的限制。而量子计算机的CPU因为可以同时是0和1,一个64位的2哈密顿量的量子计算机,其一次计算能力是2的64次方,达到10^20位,进而获得了远超普通计算机的算力。这一算力超越人类密码编译能力的超强计算机对人类的鉴真技术、保密技术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然而周跃老师认为,尽管量子计算机的算力极高,使鉴别电子证据客观性、真实性的问题面临威胁,但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区块链技术仍然是目前对电子证据进行加密、确保真实性的最优方案。区块链技术意在解决电子证据真实性、可靠性的问题。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抽象概念,是能够保证传输和交互过程可信性的一套逻辑程序。其运作原理在于将时间、场合、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等内容汇聚成为一个区块,再由哈希算法计算该区块的哈希值,该哈希值又成为下一区块的数据内容,如此往复,实现区块与区块之间的链接。每一个区块的产生都是上一个区块的延续,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特征。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哈希算法和共识机制构成了区块链的核心部分,通过哈希算法计算取得的哈希值被视为电子文件的DNA,具有唯一、不可逆的属性,可用于确认特定的电子文件自保全以来未被篡改。任何一个电子文件经哈希算法的计算均可以获取一个32位的唯一密码,在区块链与哈希算法技术下,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具有了可验证性的特质。 周跃老师还从证据法与技术融合的角度讲解了区块链如何确保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对证明证据的证明力具有很高的价值。为确保电子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可以将与该电子证据相关联的时间、位置、IP核验、身份确认体系、可信取证设备、可信算法、足够多且可信的见证者等内容纳入区块链。由于哈希运算构架达到2^128,意味着几乎不存在以非人为方式得到相同哈希值的概率。因此,对电子证据进行篡改定会引起哈希值变动,篡改行为必然会被发现。在区块链技术下,只要能够将取证时保全的电子证据与质证时呈现的电子证据在哈希值方面比对一致,即可确认该电子证据的同一性与真实性。在区块链形成后,同时借助公证处与鉴定中心在我国司法鉴定体系中的超然地位,可以充分证明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来源的可靠性。 最后,周跃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积极提问。朱桐辉副教授对周跃老师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朱老师认为此次讲座具有很强的启蒙意义,使法学生在学习法律规范、对立法论和司法论进行研究探讨的同时紧跟当前的技术潮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重新审视证据法。经管法试验班的同学们在临近期末的紧张氛围中积极参与互动,一方面展现了南开大学学生对学术的尊重与热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勤以治学、日新月异的求真精神。本学术报道作者:刘禹隆,天津瀚洋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青岛大学法学本科、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学硕士。“一直播”平台上可回看。在该平台搜“南开辩护与证据讲坛”即可。
(拍照:南开大学经管法试验班同学;海报制作:冷慧;编辑:朱桐辉)
以下点击可读:
马德焕:从司法判决归纳电子证据关联性的审查要点
迪力亚:谁是比特币?——区块链探索及相关刑事犯罪研究
王玉晴:区块链存证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之研究
孙 巍:电子货币应用风险的法律防范措施
侯爱文:电子数据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质证攻略
侯爱文:电子证据质证攻略——案例、要义、原理
内含二个电子证据有效辩护案件 | 阚吉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辩护的思路与要点
裴 炜:论刑事电子取证中的载体扣押
冯俊伟:跨境电子取证制度的发展与反思
梁 坤:论初查中收集电子数据的法律规制——兼与龙宗智、谢登科商榷
莫丽冰 | 大数据:微信聊天记录电子数据的排除问题
黄 云:如何对物证、书证、鉴定意见及电子数据质证?| 南开法学院煦朗讲坛
郑 曦:刑事司法视野下被遗忘权的适用
郑 曦:数据时代的刑事领域被遗忘权
郑 曦:个人信息保护视角下的刑事被遗忘权对应义务研究
朱桐辉、王玉晴:电子数据取证的正当程序规制——《公安电子数据取证规则》评析
朱桐辉:如何规制电子证据的搜集、固定、移送及审查?
朱桐辉、张旭华:再论远程勘验中取证要受搜查、扣押的程序规制
朱桐辉、王玉晴 | 顶层设计与绩效改革:检察机关电子卷宗的应用效果透视
王玉晴 朱桐辉:卷宗电子化的多维功能亟须厘清
张芹妮、朱桐辉:海淀检察院学习行 | 科技检察与电子数据篇
朱桐辉:电子证据取证审查六大案例分析
照片与讲座 | 朱桐辉:一个完美比喻看网络在线提取、远程勘验、技术侦查与大数据侦查的异同及法律控制
尚权云课堂 | 朱桐辉:电子证据的取证规范与质证